未分类

网络协议

传输层协议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

传输层协议是网络协议中的一种,为传输数据提供了端到端(End-to-End)的可靠性、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等服务。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在数据传输前,TCP会经过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建立连接,然后采用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机制来进行流量控制和错位检测。TCP的优点是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缺点是传输效率较低,因为它需要维护一个连接状态表和进行大量的确认和重传操作。

UDP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它直接将应用程序提交的数据打包成数据报,通过网络层传输,不会对数据进行分段和排序,在传输过程中也不会进行确认或者重传,因此传输效率相对较高。UDP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对数据准确性要求不高的应用,比如音视频传输、在线游戏等。

网络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是OSI/ISO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的协议,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有IP、IPX、ATM、IPv6等. 最为广泛使用的是IP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协议,包含了对数据进行分片、寻址和路由选择等功能。IPv6是IP协议的下一代版本,其地址空间更大,安全性更强,被认为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IPX/SPX协议是Novell Netware操作系统所采用的网络层协议,不过随着Netware的逐渐退出市场,IPX/SPX协议也已经被逐渐淘汰。ATM协议是一种异步传输模式,常用于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

数据链路层协议

网络协议词条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OSI模型中第二层,位于物理层之上,网络层之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将上层交下来的数据进行分帧(Framing)、差错校验(Error Control)和流量控制(Flow Control)等处理后,经过物理层进行传输。

2、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其中,LLC面向连接,提供了独立于物理媒介的接口和服务,主要用于网络层数据的传输、错误检测和纠正等;MAC则是面向媒介的,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检错。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了以太网协议(Ethernet)、无线局域网协议(Wireless LAN,WiFi)、蓝牙协议(Bluetooth)等。

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基础的一层,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将数据从计算机传输到物理媒介上(如网线、光纤等),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常见的物理层协议有以下几种:

1、以太网(Ethernet):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技术之一,支持多种传输速率和介质类型,在千兆以太网时代,其采用全双工通信,使用了8P8C连接器。

2、网络物理层协议仪表(NPL):是一种光纤光缆标准,主要用于大容量、长距离、高速的光纤传输。NPL定义了光纤的尺寸、材料、接口类型等。

3、串行线路协议(SLIP):是一种通过串行线路进行通信的协议,常用于连接两台计算机,其优点是占用系统资源较少且易于实现。

4、原始同步序列(Raw_sync):是一种低级别的串行协议,一般用于与外围设备进行通信。其它物理层协议还包括无线电频率、红外线和声音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物理层协议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传输介质,选择合适的物理层协议对于保证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0 点赞

本文地址:https://www.baikehao.com/1276/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