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岳家拳介绍
岳家拳是由宋朝民族英雄岳飞所创,最初被用于军中练兵作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岳家拳逐渐丰富、完善和整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历经数百年不衰,能够流传于世。岳家拳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自宋代起,岳家人对其的练习从未间断。据岳氏宗谱记载,岳飞后裔在湖北武穴已相传三十三代,近两千多人。岳家拳的最初拳谱保留在《岳氏宗谱》中。1986年,岳飞后裔、岳家嫡传拳师岳进将岳家拳古拳谱原本捐献给国家,并揭开了岳家拳神秘面纱。除此之外,岳飞爱将张保的后裔也在岳家拳传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张保家世世代代学习和练习岳家拳,共同挑起了传承岳家拳之重任。现今,岳家拳已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见第二批目录),传承保护单位为湖北省武穴市。
拳术套路
岳家拳是一种以实战为主的武术,最初专为士兵作战杀敌而创编。因此,岳家拳的每个动作都十分注重实用性,不追求花架与外形的刻意美观。拳术套路主要包括:一字拳、二梅花、三门桩、四门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连环、十字桩,这些套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每一套动作都古朴自然,紧凑严密,节奏鲜明,简练易学。其中“飞挎篮”、“天罗地网”、“周仓扛粮”等技法是岳家拳技击之精华,任何一招一式都可以为习练者在实战中具体应用。
风格特点
首先,在虚实结合方面,岳家拳注重动态的变化,有七虚七实之说,即七种虚和七种实的组合。同一招式根据情况的不同也会虚实相间地变幻,使攻守更加灵活多变。
其次,在步法独特方面,岳家拳的步法特点是脚踏中门,左右兼顾,以柳叶桩为主。柳叶桩要求后脚紧,前脚松,立桩稳,双眸紧紧视其胸。这种步法防守严密,以利于击破对方的突然袭击,同时便于移动,既轻快又敏捷,能攻善守。
第三,在以气催力方面,岳家拳强调气息调理,动作之间以吸气和吐气相结合,以意领气,以气帅形,以气催力。退防时蓄气呆发,进攻则以气催力,这样可以确保内力充沛,发力沉实。
最后,在内外兼修方面,岳家拳认为如果只追求外形的强壮,而忽视内部调理,就会本末倒置。因此,岳家拳要求练习者从内而外修炼,达到元气充足、体魄雄伟、动作敏捷、发力沉实的状态,从而内外合一,心动形随,式断气连。
总之,岳家拳的拳术特色在于虚实结合、步法独特、以气催力和内外兼修,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一门灵活多变、攻守兼备、内外相协调的优秀武术。
传承与保护
岳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其传承与保护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对于岳家拳的传承,首先要感谢岳飞将军的后人岳钟琪先生,他是岳家拳的创立者及第六代传人,亲自传授岳家拳技艺,使得这门武术得以传承至今。其次,岳家拳在过去的几百年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多位岳家拳代表人物的精心练习、总结和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拳术体系。
传承过程中还要强调传帮带的重要性,岳家拳的大师们会将自己的技艺传给拳友、徒弟、子女,这样可以确保这门武术的发扬光大。
对于岳家拳的保护,一方面要加强对岳家拳的保护和宣传力度,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岳家拳;另一方面,还需要从法律和政策上进行保护。国家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对于岳家拳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法律上的保护。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武术项目的支持力度,为岳家拳等传统武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总而言之,岳家拳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将这门武术发扬光大、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