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基本简介
戳脚是北方武术中的一种拳术,主要以腿脚功夫为主,被誉为“北腿之杰”。相传起源于宋代。其中玉环步、鸳鸯脚是戳脚中常见的技巧。据传,在太平天国时期,赵灿益是一位精通戳脚和翻子拳的战将,他在天津失败后隐居河北省饶阳一带,将戳脚、翻子拳传授给当地群众。
在戳脚中,腿法是最主要的技巧,包括踢、撩、飘、点、见端等。同时,手脚并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法,有人说:“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手打三分,脚踢七分”。在身法上,要求中正、灵活,主宰于腰,宾辅肩胯。出手由脊发,出脚从臀输,二者均借以腰隙肩胯,又常与地趟动作相配合。
戳脚还有“八根”和“九枝”两个不同的流派。其中,“八根”倾向下盘,着重于脚法;“九枝”则多采用上盘腿法。一步一腿,一步一脚,连环踢打,手脚并用,是戳脚的基本特点。
风格特色
戳脚是一种武术,其中有两种趟子:武趟子和文趟子。武趟子强调刚柔兼施,较为注重腿法、脚功练习,基本腿法包括挑、剪、丁、转、迎门插拦、左右八腿等。传统的武趟子套路有“九转连环鸳鸯脚”,共9路,各路可互接互换练习。文趟子则发劲柔中寓刚,灵活善变,动作明快,节奏鲜明,其练法是心到神到,手到脚到。手法有推、提、棉、转、贴、川、缠、展;步法有进、退、闪、摆、抽、换、窜、旋;战术讲究一步一脚,出人不意,诱敌深入。东北戳脚以八根、八母、八法十六字诀、三十二字根本用法为核心,刚柔相济,短小精悍,上身紧凑,下身活,手法缠绵,腿法刚劲,贴身近战,灵活多变。戳脚强调手脚并用,身法要求中正、灵活,主宰于腰,出手由脊发,出脚从臀输,二者均借以腰隙肩胯。
历史渊源
戳脚是一种北方拳术,据说最初由太平军将领赵益灿所传留。这种拳术以腿法为主要特点,发源于河北省饶阳市。戳脚的技法源于八趟金刚架、八趟金刚捶和“玉环步”等基本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丰富和完善。由于戳脚的腿法招数非常出色,被后人尊称为“北腿之杰”。
戳脚全名为“九番御步鸳鸯勾挂连环悬空戳脚”,包括文趟子和武趟子两部分。此外,戳脚还有一个别名叫做“鸳鸯脚”,因为在出击时,左右脚互换,看起来像是成对出击的鸳鸯。戳脚的套路变化是由八个基本势子演变而成,其中“九番”指的是文、武趟子各有九路,“御步”则代表了该拳中典型的步法。“勾挂连环”则指各种攻防招式相扣不断。脚法上,戳脚通常采用虚步站立,手脚齐发,出击时,腿部多采用悬空发力。这种拳术最初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的河北、北京、天津和东北等地,但现在南方也有人练习戳脚。此外,后人还将戳脚的腿功与翻子拳相结合,形成了“戳脚翻子”。
拳理
脚作为身体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固的脚步可以让身体更加稳定,能够让身体动作更精准。在戳脚中,不仅重视腿法,也注重手脚协调。同时,眼力同样也是关键因素,需要观察对方的动静来制胜。在六合分内外和劲法练习中,需要注意掌握身体的配合和各种不同的劲力变化。戳脚还需要强化腿部的力量,可以通过八靠、踢桩、腿法练习等多种方式进行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