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历史渊源
台州市乱弹,发源自清乾隆时期。据《临海李氏宗谱》记载,李氏宗祠内的乱弹班是台州乱弹的起源地。乾隆南巡时,扬州接驾的盐商调集了全国各地的剧种,将其分为“雅”和“花”两部,其中“花”指的就是乱弹。台州乱弹发展历史可追溯到晚唐、五代时期,当时已有参军戏或杂剧演出。南宋时代,台州成为南戏的发源地之一,州县都有官办演剧组织,称为“散乐”。元代,台州流行杂剧。明末清初,宁海县等地出现平调唱腔,被称为高腔。清乾隆年间,乱弹腔在黄岩一带兴起,形成了台州独特的“黄岩乱弹”,延续了约160年。民国初期,乱弹得到快速发展,有20多个戏班。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乱弹曾经停息了30年。直到2005年,台州乱弹剧团重新建立,并通过改革、宣传和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走出困境。
浦江县乱弹以本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发展起来。在北宋靖康之后,南方流行了北方的讲唱艺术,在这一背景下,浦江出现了坐唱班,也称为“什锦班”,成为民间娱乐和谋生手段。随着南戏的发展,浦江乱弹逐渐形成了具有南方特色的戏曲剧种。明朝中叶,浦江乱弹开始在舞台上演出,并成为宴会和社火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节目。清代,浦江乱弹进一步繁荣,成为演戏的主要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光绪年间,浦江乱弹班的数量迅速增加,成为各地演戏的主导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浦江乱弹成为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曾再次出现繁荣发展的局面。
总结:台州市乱弹发源自清乾隆时期,台州是南戏的发源地之一,乱弹在黄岩一带兴起,形成了台州式的“黄岩乱弹”。浦江县乱弹以本地民歌为基础发展起来,经过多个时期的演变,成为具有南方特色的戏曲剧种。
文化特色
台州市乱弹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在表演上展现了粗犷、激昂、纯朴的风格。它的声腔融合了高腔、昆腔、乱弹、徽调、词调和滩簧等多种元素,舞台语言则以中州韵为基础,结合了台州方言音调。台州乱弹具有许多绝技,如“耍牙”、“双骑马”、“钢叉穿肚”、“甩火球”、“雨伞吊毛”等,长期以来备受赞誉。
浦江县乱弹是一种戏曲剧种,其主要腔调包括三五七、乱弹三尖、二凡、芦花调、拨子等。伴奏乐器主要以笛子、唢呐等吹奏乐器为主,辅之以弦乐器和弹拨乐器,表演风格则粗犷有力。
台州乱弹和浦江乱弹在角色类型和演出班组方面也有一些不同。台州乱弹的脚色行当分为“上四脚”(生、旦、净、丑)和“下四脚”(外、贴、副、末),而浦江乱弹则有更为复杂的行当分类。浦江乱弹班中的角色类型包括正末、生、装旦、副净、副末、装孤等。
浦江乱弹的乐队分为文堂和武堂。文堂主要由吹奏乐器组成,如笛子、板胡、科胡、二胡、唢呐等;武堂则包括鼓板、锣、钹、战鼓等。乐队的分工类似于唱班,其中正吹负责笛子、二胡、大唢呐、战鼓,副吹负责板胡、科胡、小唢呐等。
总结来说,台州市乱弹和浦江县乱弹是两种具有独特风格和表演特点的戏曲剧种。它们在声腔、语言、乐器伴奏和角色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珍贵的艺术形式。
传承和保护
传承价值
台州乱弹是浙江四大乱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演出形态、丰富的剧目和独特的表演艺术特色。
浦江乱弹是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也是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 。
传承状况
台州市乱弹在2005年重新组建了乱弹剧团,通过大胆改革、启用新人、顺应市场需求、改变陈旧观念、创新管理体制、拓宽宣传渠道、依靠政府支持等措施,成功走出困境,并形成了固定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和工作作风,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个人的艺术才志 。
浦江县乱弹依靠以前的农村剧团基础存活,并积极传承下去。浦江整理乱弹剧目的过程中,借助于50年代末用毛笔抄写的浦江乱弹剧本,编排演出了大量传统剧目 。
传承人物
台州乱弹的代表性传承人包括许定龙和傅林华 。
浦江乱弹的代表性传承人包括赵福林和张淑萍 。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和发展乱弹剧种,台州市成立了海东方乱弹剧团,并建立了陈列室,收藏了表演器具和古籍文献。此外,出版了介绍乱弹的专著,并将乱弹剧目列入全省文化精品扶持项目和开设戏曲专班 。
浦江乱弹的保护措施包括出版介绍乱弹的专著、举办表演培训班,并成功入选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 。此外,浦江县文化馆保护的乱弹项目也通过评估合格,得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认可 。
社会影响
台州市乱弹剧团是一支重要的演出团队,他们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1年,台州乱弹剧团首次出访德国,打开了走向国际舞台的大门。
2012年,他们受文化部委派代表国家出国交流,并且首次受到中国国外总理接见。同时,他们的大型情景纪实剧《我的乱弹我的团》在椒江剧院上演,展现了台州乱弹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舞台艺术的创新。
2014年,台州乱弹剧团举办了首次的跨省巡演,并且首次被邀请到上海进行专场直播。
2015年,他们在央视春晚上演出了《小宴》,这是他们首次登上国家级重大演出的舞台。
浦江县乱弹剧团同样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演出和荣誉:
2015年,浦江乱弹在春节节目中演出了剧目《闹花烛》。
同年,他们的绝技油彩变脸《火烧子都》也受到了广泛的称赞。
台州乱弹剧团和浦江县乱弹剧团都在各个领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台州乱弹剧团在2013年参加浙江省珍稀剧种汇演时获得了头魁。
2014年,他们的现代小戏《老村新路》获得了浙江省会演双金奖,并且乐队首次参加省级比赛就获得了大奖。
2019年,台州乱弹剧团的现代戏《我的大陈岛》获得了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
浦江县乱弹剧团也取得了许多荣誉,他们的作品不仅获得了多个奖项,还有一些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浦江乱弹的小戏《蓝知府断案》更是获得了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和“全国稀有剧种保护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