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人物简介
黄仁勋(译:黄健生、黄健森),美籍华人,1993 年创办NVIDIA(全球最大显卡芯片厂商之一)。2001年黄仁勋在《财富》“40岁以下最富40 人”排名第12 位。黄仁勋为人不张扬,国内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杰出华人的成功之路。其实他的成绩已经足够与王嘉廉和杨致远等华人IT精英并驾齐驱。同时在用户口中,他也经常被亲切的叫作“老黄”。2018年5月28日,黄仁勋入选美国财经杂志《巴伦周刊》评选最新的全球30位最佳CEO。
创业故事
1992 年底,两位曾经在SUN工作过的技术人员克里斯和普雷艾姆把黄仁勋拉进NVIDIA的创业团队。因为既有技术背景又懂销售和管理,黄仁勋被推举担任总裁兼CEO,这两个职务他一直担任至今。而他上班的第一天则是1993年的2月17日,是他3O岁的生日,也正好兑现了他对妻子的承诺。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黄仁勋在创办公司时曾经给一位Bay Area公司的分析师打电话,想听听对自己准备在图形芯片领域创业的建议。这位叫乔恩的分析师后来回忆说:“当时黄仁勋还专门打电话,咨询关于图形芯片市场与未来的走势,我告诉他,这个市场还没起步且已经乱成一团了,现在已经有将近30家公司,你最好别干这个。”
NVIDIA的第一次选择,恰好反映了几位创业者以往的技术经历所给予他们的影响——喜欢另辟蹊径。他们选择了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的正方形成像技术;重视芯片的多功能性,因此选择了集成游戏手柄、声卡等多重功能的思路。
但这款名为NV1的产品并不成功,而且花光了NVIDIA筹措来的第一笔投资,黄仁勋只得劝非核心的员工离职,并许诺将来公司情况好转了,再聘他们回来。公司的规模也从100多人,一下子变成3O多人。
在危难时刻,挽救黄仁勋的是世嘉公司的700万美元订金,这家日本游戏机公司看好NVIDIA芯片对于游戏的良好集成,请他们开发土星游戏机的显示芯片。不幸的是,由于继续固执于正方形技术,NV2芯片还没有开发完成就被世嘉放弃。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700万美元帮助NVIDIA撑到了Win95时代的到来。
Win95 时代的第一个骄子并不是黄仁勋,而是开发大名鼎鼎VOODOO显卡的3DFX公司。但随着电脑图形化时代的到来,显示芯片成为PC系统中被注目的焦点,市场需求空前强烈。而在这个时间点上,诸多的图形卡公司却对微软的D3D API接口不以为然,坚持各自开发自己的接口。
黄仁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果断地决定全面支持微软的接口。与此同时,他提出了和摩尔定律并称的显卡芯片领域的“黄氏定律”,即显卡芯片每6个月性能提升一倍。
找对了方向的黄仁勋,在沉默了近3年之后推出了NV3,即Riva 128,并大胆采用当时仍处于试验阶段的AGP概念。而不久后的Riva 128zx,则是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小影霸”。并且,报据黄氏定律,他在1998 年秋和1999年2月分别推出了TNT和TNT2,从此一举占据了显卡芯片市场的主流位置,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挤到边缘领域。同样在6个月后,1999年底,黄仁勋又出人意料地推出全新架构的显示芯片.即GeForce256,率先将显示芯片业带入GPU 时代。
从推出GPU 概念开始,在此期间虽然经过若干次起伏,但时至今日,黄仁勋仍一直扮演显卡芯片的领跑者角色并从未掉队。
说到这其中的感受,他又对记者引用了自己打乒乓球的心得:“你要分析对手,还要分析自己。同时,每一天的游戏规则都不一样,你还要分析你目前这个位置的优缺点是什么,你竞争对手的缺点是什么,你要保护增强你的优势,攻击对方的弱点。”
很久以来,人们都预测CPU 的发展会取代GPU 这一专用的图形硬件,就如同许多被CPU 取代的专用功能–从硬件汉卡到硬波表声卡。
那么,NVIDIA 会从一家图形芯片公司变成CPU 公司吗?
对于这一问题,他并没有否认这种猜想,只是含蓄地说:“一个公司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应对市场上一些变化来调整自己。英特尔一开始只是生产存储器的公司。NVIDIA 现在的产品是GPU,将来完全有可能根据客户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产品。”
对于中国,黄仁勋承认,过去的了解很不够,甚至“我的中文都是在美国学的”。但他表示,中国的吸引力非常大。一方面,他发现中国的市场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我们发现这里有非常高端的需求,我们会把最新的和最好的产品及时投入这里的市场”。而另一方面,他发现中国的技术人员也非常棒。NVIDIA 已经在中国设立了两个技术中心,从美国派来最顶尖的技术人员,在中国则是从高校招收一流的毕业生,从事GPU的核心设计工作。
对于中国的年轻人,黄仁勋有一段特别的建议,他说:“如果当初早些年我就能够了解现在已经了解的知识的话,这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情,那时候我就会恐惧,为什么?如果我当时了解这么多,可能就会意识到开一个公司是非常艰难的。我觉得对于任何人来说。年轻人最大的动力,或者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你一旦想做什么你就马上去做。说这是天真也好,甚至对一些事情的无知也好,有这种勇气和决心就应该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