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科
•
2023年6月22日
•
•
7 阅读
草编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指的是使用植物茎叶、草杆等天然材料进行编织创作的过程和作品。它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农村地区,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编织艺术形式。
全球百科
•
2023年6月22日
•
•
2 阅读
四平调是地方传统戏剧之一,源于豫东花鼓。经过整理和发展,吸收了评剧、京剧、豫剧等腔调,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唱腔和表演风格。它使用六棱高胡作为领弦乐器来伴奏。
全球百科
•
2023年6月22日
•
•
4 阅读
茂腔是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地方传统戏剧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最初是民间哼唱的小调,被称为"周姑调。
全球百科
•
2023年6月22日
•
•
5 阅读
泗州戏,又名拉魂腔,是一种源自安徽省淮河两岸地区的地方传统戏剧,具有悠久的历史,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它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全球百科
•
2023年6月21日
•
•
3 阅读
香囊又称香袋、香袋子,是一种传统的香料装饰品,以布料等材质制成,内装芳香物质并缝合收口。香囊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而在宋代时期已经非常流行。
全球百科
•
2023年6月21日
•
•
5 阅读
粽子是中国传统的传统食品之一,也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是采用糯米为主要原料,配以红枣、肉类、咸蛋黄等馅料,经过裹包、绑扎、蒸煮而成的一种食品。粽子品种繁多,有甜味和咸味的,不同地…
全球百科
•
2023年6月20日
•
•
3 阅读
北路梆子是山西省著名的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在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等地区都有广泛传承和表演。
全球百科
•
2023年6月20日
•
•
5 阅读
吴桥杂技是中国河北省吴桥县地方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吴桥杂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汉、唐等朝代的兴盛,直至宋代时期才逐渐走向民间。
全球百科
•
2023年6月20日
•
•
4 阅读
琼剧是中国戏曲的一种,始于清朝末年。琼剧以海南话为语言表演,以传说、历史事件为题材,表现海南人民的性格、思想和生活状态。
全球百科
•
2023年6月20日
•
•
4 阅读
马街书会是位于河南省宝丰县的传统民俗活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又称“十三马街书会”。马街书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举行,其中十三为书会正日。